论文论著    
 

          如何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症

     国际特效名中医专家协会附属医院 (050061) 郭阁学 王占华(合著)

 现代医学认为,老年骨质疏松是老年性常见病,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的代谢性骨症,其本质是指骨量减少,即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,其特点是病人表现为全身性疼痛或无症状。常伴有桡骨远端,股骨近端及腰椎等处骨折,无论骨折本身或其并发症都会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威胁,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,在我国约有95%以上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注意,指导老年人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。
  人到50~70岁时,常会出现腰酸,腿痛,四肢大关节无力,上述症状多因为骨质疏松及骨质增生而引起,骨骼也是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而生长成熟,老化过程。据资料表明人体的骨骼在出生前在母体内就已形成,当进入成长时期骨量迅速增加。进入20~30岁,人体骨量达到最高峰之后,随着年龄增加,将会出现骨量骨骼老化。骨质疏松症定义是 “骨组织的结构发生改变,病变的骨骼外观与正常骨骼一样,骨质内部被吸收,消溶,而形成骨质变薄,骨质之间出现大小不等孔隙,出现中空主松,骨质变脆,疏松的骨骼失去支撑能力,造成骨折率增加,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疾病。”可以在人体骨任何部位发生。
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骨矿成分和基质比例减少,骨小梁数减少,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度。从而在临床上表现一系列症状,疼痛,多见于腰背约占80~90%左右,其次四肢关节疼痛约占10~20%左右,主要是在脊柱两侧,在直立久坐,后伸时疼痛加重,从而出现驼背,这种症状多出现在疼痛后发生,由于负荷作用造成脊柱压缩变形,使脊柱前倾,背曲加剧故形成驼背,使人行步态向前倾及易造成腰椎和股骨上端及四肢骨骨折多见。骨质疏松症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苦,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出现早期无明显症状,往往在临床上易被忽视,所以在治疗中形成误诊,给患者带来不应出现的问题。那么在预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,在儿童,青壮年时期自觉地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,多食含钙的食物,饮食一定要科学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  另外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,使青壮年时期骨峰值达到最大值。达到最大值时,这就意味着钙库最大化,丰富人体对钙的储存,可弥补老年时期钙吸收的不丢失,延缓骨质疏松症现象发生,这将使人终身受益。在饮食上应根据老年人消化功能差特点,应选用易消化,易吸收含钙的食品,如豆制品,虾、鱼,海产品及某些蔬菜等,另一方面一定要加强充足的日照和适当的运动,也是防治骨质疏松症重要环节,同时要给予一定的补钙药物治疗,选用药物治疗一定要根据临床表现对症治疗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,只要临床重视老年人骨质疏松症,就会很好的防治,给老年人解除疾苦,造福于人类社会。